抵抗疫情已久,雖然警戒降為二級,但仍然許多朋友跟我一樣還是減少外出,可能也還放不下心到外用餐,面對煮三餐似乎也開始變成許多人的挑戰。起初做菜我也滿心興高采烈的,心想終於是個好時間能好好做菜,每天桌上都是各式佳餚,餐餐都像是吃大餐一般,其實根本沒有什麼事情想慶祝,只是突然空下許多時間,心裡變得每天都想做大餐。
然而宅在家的時間不知不覺將邁入第三個月,忽然感覺每天的三餐是個壓力,這幾天遇到幾位朋友跟我抱怨著:「現在不想要想三餐,天天煮飯煮到累」,也有些朋友開始後悔過去自己不曾培養過手藝,現在才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概念,天天叫外食也總感覺膩得受不了。
現在我換個想法,面對三餐都當作是對家人的愛,將餐桌幻化為畫布,用不同的菜色點綴,辛苦做菜後邀請家人當我的嘉賓,一起欣賞每天不同的菜餚,似乎吃飯這件事變得不再呆板。
我也開始鼓勵上課的學員趁機練習學過的菜,這真是一個大顯身手的好時間,讓家人知道自己的廚藝其實增進不少。同時我也希望購買古早味快閃料理的朋友們,將古早菜餚端上桌前,別忘了再回頭看看隨菜附上的說明書,吃飯時可以跟家人聊聊這道菜的歷史記憶與文化,近一步認識菜餚,吃起來會更有滋味,說不定還能喚起長輩們的記憶,聽聽他們訴說過去吃到的古早味道、認識他們曾經歷過的台灣。
別忘了這片土地也透過到道菜餚跟我們訴說故事。